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    日期:2012-7-2    浏览次数3395

生活饮用水是指人类饮用和日常生活用水,包括个人卫生用水,但不包括
水生物用水以及特殊用途的水。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根据人们终生
用水的安全来考虑的,它主要基于三个方面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即确
保饮用水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以及其
他健康危害。控制饮用水卫生与安全的指标包括四大类:

1 微生物学指标: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
  以及寄生型原生动物和蠕虫,其污染来源主要是人畜粪便。在不发达国家,饮
  用水造成传染病的流行是很常见的。这可能是由于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
  充分的消毒,也可能是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存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所造成的。
  理想的饮用水不应含有已知致病微生物,也不应有人畜排泄物污染的指示菌。
  为了保障饮用水能达到要求,定期抽样检查水中粪便污染的指示菌是很重要的。
  为此,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指示菌是总大肠菌群,另外,还
  规定了游离余氯的指标。我国自来水厂普遍采用加氯消毒的方法,当饮用水中
  游离余氯达到一定浓度后,接触一段时间就可以杀灭水中细菌和病毒。因此,
  饮用水中余氯的测定是一项评价饮用水微生物学安全性的快速而重要的指标。

2 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饮用水的感官性状是很重要的。感官性状不良的
  水,会使人产生厌恶感和不安全感。我国的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
  超过15度,也就是说,一般饮用者不应察觉水有颜色,而且也应无异常的气味和
  味道,水呈透明状,不浑浊,也无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异物。如果发现饮用水出现
  浑浊,有颜色或异常味道,那就表示水被污染,应立即通知自来水公司和卫生防
  疫站进行调查和处理。其他和饮用水感官性状有关的化学指标包括总硬度、铁、
  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
  这些指标都能影响水的外观、色、臭和味,因此规定了最高允许限值。例如饮用
  水中硫酸盐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内结垢并引起不良的水味和具有轻泻作用,
  故规定其在饮用水中的限值不应超过每升250毫克。

另两大类待续